在使用聚合氯化鋁PAC的過程中,因為客戶對產品的使用方法操作不當,或者對產品的適用領域不了解,會出現不佳的效果。聚合氯化鋁使用不當,不僅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,達不到預期的凈化效果,如果不慎侵入身體,還會對人員造成傷害,后果十分嚴重。那么,究竟該怎么正確使用聚合氯化鋁,如何配比溶液濃度才能達到最好效果呢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1、由于大劑量投加混凝劑,使水處理系統發作的污泥雖增加,原有的污泥脫水系統才干將會缺少;強化混凝條件下,有或許達不到抱負的濁度去除效果,然后增加濾池的運轉擔負。
2、聚合氯化鋁總藥耗有所增加,包括調節混凝pH值的硫酸的消耗以及假如考慮腐蝕問題調高出廠水pH值的堿石灰的消耗等。
3、對雜質微粒及病原休的去除倒霉,對前進溶解性有機物、COD去除才干有限,對氨氮、礦物油等的去除沒有促進效果。
4、針對某特定的原水特性所選擇的混凝劑種類、pH值和增大劑量等方法,并不一定對全部原水水質都收效。
5、聚合氯化鋁是可以侵入人體的,聚合氯化鋁對皮膚和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。吸入高濃度的聚合氯化鋁可能引起支氣管炎,個別人群可能引起支氣管哮喘。誤服大量聚合氯化鋁是會引起口腔糜爛、胃炎等癥狀。
1、取100ml水樣裝入燒杯中,并將燒杯定位,然后把攪拌漿片放入水中。漿片與燒杯壁之間至少留有6.4mm間隙,記錄實驗開始時溫度。
2、將聚合氯化鋁放入試劑架的試管中。投藥時,用水將每根試管中試劑稀釋至10ml,如果其中一種藥劑劑量大于10ml,其他試管也應充滿水,直到體積與劑量相同。加入懸浮劑時,先搖勻,再加入。
3、開動多位攪拌器,以120r/min的速度快速攪拌,按預定用量同時向每個燒杯中加入聚合氯化鋁,攪拌均勻。
4、降低轉速至20-40r/min,以保持燒杯中顆粒均勻懸浮,慢慢攪拌約20分鐘。記錄初始絮體產生時間。
5、慢速攪拌結束后,觀察絮體沉降情況,記錄大部分絮體沉降時間。在特殊情況下,沉降受到對流影響,此時,記錄的降水時間應與未沉淀絮體向下移動時間大致相同。
6、沉降后,記錄燒杯底部絮體厚度。在燒杯中清液的1/2處吸取水樣,測定水樣的濁度,色度,pH值。
7、根據實驗記錄數據,再計算出聚合氯化鋁投加量。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