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使用聚合氯化鋁PAC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聚合氯化鋁PAC溶解時間長這種苦惱,聚合氯化鋁PAC溶解時間長工作效率低,那么在固體聚合氯化鋁在稀釋成液體過程中,常遇到固體產品不能完全溶解,會呈現表面是清水罐體底部聚合氯化鋁沉積物過多的狀況,說明選用的聚合氯化鋁產品質量不是很好,處理辦法就是確保拌和速度要均勻,防止稀釋液體時呈現完全溶解的難題。那么怎么解決聚合氯化鋁溶解時間長的問題呢?
目前國內絕大部分聚合氯化鋁PAC都是采用鋁礬土酸溶+鋁酸鈣調整的工藝進行生產的。在生產過程中,經過酸溶和調整這兩個工序,礦石中的氧化鋁大多已成為了液態的聚合氯化鋁的形態,而留下的固相物質大多是礦石中除氧化鋁外大量的雜質,如Si02等。
這些雜質并不與酸反應而溶出。其中也有部分是未能完全溶出的氧化鋁。這些固相物質就是聚合氯化鋁中的水不溶物。而要得到優質的聚合氯化鋁必須要盡可能去除水不溶物,即進行良好的固液分離。
一、聚合氯化鋁PAC為無機高分子化合物,易溶于水,有一定的腐蝕性,根據原水水質情況不同,使用前應先做小試,求得較佳用藥量。
二、液態產品可直接投放,也可稀釋后投放,使用時聚合氯化鋁液體產品配成5-10%的水液,固體產品配成3-5%的水液(按商品重量計算);
三、為便于計算,實驗小試聚合氯化鋁溶液配置按重量體積比(W/V),一般以2~5%配為好。如配3%溶液:稱PAC3g,盛入洗凈的200ml量筒中,加清水約50ml,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釋至100ml刻度,搖勻即可;
四、使用配制時按固體:清水=1:5(W/V)左右先混合溶解后,再加水稀釋至上述濃度即可;
五、低于1%溶液易水解,會降低使用效果,濃度太高易造成浪費,不容易控制加藥量;
六、加藥按求得的聚合氯化鋁較佳投加量投加;加的藥需具有防腐性。
七、運行中注意觀察調整,如見沉淀池礬花少、余濁大,則投加量過少;如見沉淀池礬花大且上翻、余濁高,則加藥量過大,應適當調整,達到較佳狀態。
八、米黃色和乳白色聚合氯化鋁為出口級產品,鹽基度相對較低,其中,乳白色鹽基度為40-60±5%;米黃色鹽基度為50-75±5%,使用時投加量也相對較小。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