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知道,聚丙烯酰胺按大類可分為:陰離子、陽離子、非離子、兩性型四種。按不同規格分子量及離子度又衍生出很多種型號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不是價格越高越好,是要根據水質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。那么,在不同環境下,我們該如何區分和選擇不同型號的聚丙烯酰胺呢?
陰離子:廢水絮凝、沉淀、助凝、混凝及無機污泥脫水等;
陽離子:復雜水體的絮凝、沉降、脫色及有機污泥脫水、城鎮污泥脫水等;
非離子:土壤保水、弱酸性廢水絮凝、沉降、脫水等。
兩性離子:污泥脫水、造紙增強劑、紡織上漿劑、生活污水和有機廢水絮凝/沉淀/助凝。
此外,在壓泥脫水上,強堿性污泥不宜使用陽離子PAM,強酸性污泥不宜采用陰離子PAM,污泥固含量很高時PAM的使用量也會比較大。
根據污泥性質,選擇可用離子度PAM進行實驗小試篩選出最適合的離子度型號。簡單的燒杯小試現場就可以做,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選擇:
絮體基團大小:絮團太小會影響排水的速度,絮團太大會使絮團約束較多水而降低泥餅干度。經過選擇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能夠調整絮團的大小。
絮團含水率:絮團在剪切作用下應保持穩定而不破碎。合適的分子量有助于提高絮團的穩定性。
聚丙烯酰胺與污泥充分混合,兩者混合均勻,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與其分子量和配制濃度有關。
溶解度:溶解良好才能發充分發揮絮凝作用。有時需要加快溶解速度,這時可考慮提高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濃度。
一般來說,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越高,粘度就越大,不過,在使用的時候,并不是分子量越高的產品,使用效果就越好,具體在使用中,需要根據實際的應用行業、水質、處理設備等條件,來選擇合適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。
1.取至少100毫升燒杯的污水原水,分別取3-5個。
2.將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不同產品稀釋溶解后,分別加入燒杯中,并對應標號。
3.常規情況下,先溶解攪拌,投加量、加藥量一樣。
4.觀察幾個燒杯加藥后的反應情況,沉淀速度、絮團大小等。選擇處理效果最佳的兩個樣品。
5.兩者之間再對比,分別加藥,當達到同樣處理效果時,計量兩類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投加量,加藥量越少的效果越好。
因為每個污水廠水質及污泥的性質不一樣,所以聚丙烯酰胺型號選擇上有一定差異,選擇聚丙烯酰胺之前最好先進行實驗小試,再上機運營試驗,來確定需要使用哪種離子度或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型號更適合,一方面能夠降低使用成本,另一方面能夠加強使用效果。
相關推薦